首页 > 男性不育 > 少精症
专家解说少精症
2011-04-29 17:02:06

  少精子症(oligospermia)是指精液中精子的数日低于正常,但仍具有生育能力的一种男性病症。由于近50年来人类生殖健康不断受环境、雌激素类物质和其他因素的影响,精液的质量呈下降趋势。现在认为,精子数目<20×10的六次方/m1可诊断为少精子症。但临床上少精子症常常与精子活率低下、前向运动能力差以及精子畸形率高同时存在,此时称之为少弱精子症或少弱畸精子症,少精子症临床较常见。

  睾丸可以分为两个腔室,一个是间质腔.台Leydig细胞,主要产生睾酮,是睾丸产生雄激素的部位;另一个是精曲小管腔,合Sertoli细胞,主要功能是支持和营养发育中的干细胞直至分化形成精子。大约睾丸总体积的90%是由精曲小管组成,睾丸的体积显着变小可以反映出精子发生减退的改变。精子在睾丸内产生,在睾丸的精曲小管内经历精原细胞、初级精母细胞、次级精母细胞、精子细胞,较后形成成熟的精子,并释放到精曲小管内,是一个持续的过程,一般将这一持续过程分为3个阶段,即:精原细胞增殖阶段,精母细胞成熟分裂阶段,精子形成阶段。从人的精原细胞到成熟的精子在精曲小管内经历64—74天。每天人睾丸能产生120×10的六次方/m1个精子。射出的精子浓度为20一200×l0的六次方/m1。

  在精子形成的整个过程中都受到内分泌激素的调节,任何影响生精功能的因素均将导致精子数目减少。

  人体内分泌紊乱,特别是下丘脑—垂体—睾丸性腺轴系统功能紊乱常导致睾丸生精功能障碍,表现为少精子甚至无精子。

  (1)原发性促性腺激素不足性腺功能低下症:表现为促性腺激素和睾酮低下,二性征发育不全,小睾丸,这类患者多表现为无精子。

  (2)继发性促性腺激素不足性腺功能低下症:二性征正常,睾酮和促性腺激素低于正常值,但较原发性患者轻,重者睾丸萎缩,有勃起功能障碍表现。

  (3)高FSH少精子症:LH和睾酮正常,FSH高出正常范围,精子数目少。由于FSH不受睾酮的负反馈调节,推测可能是睾丸受到某种损害,生精受到部分抑制,同时抑制素产生障碍,不能对FSH产生负反馈效应,因而出现血中FSH升高。

  (4)高沁乳素血症:血清明乳素增高,少精子同时伴勃起功能障碍。

  (5)肾皮质增生症:表现为青春期早熟,少精子,血浆可的松下降,尿17-酮类固醇、孕酮增加,尿17-羧类固醇低于正常值。

  (6)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:可出现少精子症。

  (7)甲状腺疾病和糖尿病等可导致少精子症。

24小时健康热线: 0760-88815111
医院地址:中山市石岐区悦来南路1号(吉之岛对面)
粤ICP备15024271号